監制:查昭
策劃:吳康安、方田、謝頤
編輯:王會、肖夢吟、賈方、徐璇
設計:李硯青、蔡暢、夏瀟然、劉曉潔
技術:黃小明
內容編撰、史料支持: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
出品: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 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

召開情況

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。大會正式代表1936人,特邀代表61人,代表著全國4600多萬名黨員。大會首次以差額選舉方式選舉產生了由委員175人、候補委員110人組成的中共中央委員會,由委員200人組成的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和由委員69人組成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。大會選出的新的中央委員會委員中,55歲以下的占46.3%,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3.3%,在干部年輕化和知識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。

主要內容

大會審議通過《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》的報告和《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》,批準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。黨的十三大的中心任務是堅持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,加快和深化改革,進一步確定經濟建設、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大政方針,確定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。

歷史意義

大會的突出貢獻,是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,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,為正確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成功和失誤提供了一把鑰匙,也為堅持改革開放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武器。大會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概括為“一個中心、兩個基本點”。實踐證明,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,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,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。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、人民的幸福線。堅持這條基本路線不動搖,是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根本保證。

黨的十三大的另一個重大貢獻,是確定了“三步走”的發展戰略。實踐證明,“三步走”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正確戰略。

在黨的十三大上,湖北省代表關廣富、郭振乾、趙富林當選為中央委員。湖北省委深入貫徹黨的十三大精神,著力推進湖北改革和建設,并提出湖北省在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,堅持經濟、科技、社會協調發展,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。保持了湖北在全國前10名的發展位次,人民生活得到相應改善,為今后更快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。
建立改革開放試驗區
1988年4月上旬,中共湖北省委、省政府決定,確定武漢市、沙市市、鄂州市和黃岡地區先行試驗。發出《關于沙市、鄂州、黃岡三個經濟改革開放區若干政策的通知》,要求試驗區堅持自費改革的原則,并相應地擴大其管理權限,在財政、稅收、基建和技改、外資與外貿、信貸等方面放寬政策。
中共湖北省第五次代表大會
1988年12月25日至29日,中共湖北省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武昌召開。出席會議代表750人,代表全省220萬名黨員。關廣富作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,奮力在中部崛起,為實現四化、振興中華作出新貢獻》報告。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湖北省委員會、省顧問委員會、省紀律檢查委員會。
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獲批國家級新技術開發區
1990年2月21日,國務院正式批準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新技術開發區。這是繼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之后,國務院正式批準的第二個國家級“科技特區”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籌建于1984年,該區充分發揮“三大”(大學、大研究所、大企業)智力密集優勢,走“項目起步,流動發展”的路子,經過30多年的發展,東湖高新區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,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到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第一,成為全國10家重點建設的“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”之一。
鄧小平武昌談話
1992年1月18日,鄧小平視察南方首站來到湖北。他在武昌火車站對省委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: “發展才是硬道理”;“能快就不要慢”;“不堅持社會主義,不改革開放,不發展經濟,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”;辦事情正確與否“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,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,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”。隨后,鄧小平繼續南下,視察深圳、珠海、上海等地并發表談話,精辟分析國際國內形勢,科學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實踐探索和基本經驗,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。1992年3月3日,省委發出《關于傳達學習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迅速形成學習、宣傳、貫徹和落實南方談話精神高潮,以實際行動加快改革和發展步伐,湖北改革開放掀起新一輪熱潮。
成人高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